霧霾在天上,根子在地上;污染在水中,源頭在岸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2007年底,中央將“兩型社會”國家試驗重任交給了湖南。6年多來,湖南“兩型社會”建設不再只是藍圖和“點”上供觀賞的“盆景”,開始成為示範社會的“公園”,百姓居住的“家園”。(6月11日《湖南日報》)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德國詩人赫爾德林描繪的美景,成為現代人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願景。在這個人們渴望征服的欲望不斷膨脹的當今社會,“詩意地棲居”如何才能從夢想變成現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湖南省以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型社會”國家試驗區為契機,率先破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探出了一條新路。
  而縱觀湖南趟出“兩型社會”新路的秘訣,正是“改革”二字。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兩型工業準入、排污權交易、農村環境整治、綠色公交、兩型政府採購、綠色GDP評價……6年來,湖南推出八大類制度創新、106項原創性改革,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湖南“先行先試”取得的經驗,被國家發改委譽為兩型社會建設的“湖南模式”。
  這份榮譽的取得,實屬不易。要知道,湖南經濟並不發達,人均GDP比較低,而“兩型社會”建設又沒有現成的路可走。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建設“兩型社會”會不會束縛發展、影響發展,拉湖南經濟增長的後腿?要知道,當今社會條件下的改革,已經與改革開放初期大不相同,已經步入深水區、險灘區,“石頭”摸不著了,必然遇到重重阻力。
  阻力的破解,來自湖南省委省政府“壯士斷腕”的魄力,來自全省上下改革共識的凝聚。湖南從“頂層設計”入手,在全國率先建立兩型社會建設標準、考核體系、協調機制和組織架構,率先實施綠色GDP評價體系;低碳、環保、綠色的“兩型”理念還開始走進社區家庭、機關學校、園區農村……“向污染宣戰、建綠色湖南”已經凝聚成社會共識。
  “兩型社會”建設,前人無可行遺訓,書本無現成答案。正是以這種果斷“亮劍”膽魄、改革創新精神,打好污染治理攻堅戰,沉下心來當改革“工程師”和“施工員”,從“GDP崇拜”中頓悟轉型,從粗放發展中去偽存真,從既得利益中“撥亂反正”,湖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由表及里、先易後難、先當前後長遠,捧出了綠油油、水靈靈的湖湘大地。
  有生態美才有生活美,有兩型家園才有詩意棲居。隨著湖南生態文明體制“2014年改革要點”共18項改革工作的全面鋪開,隨著“兩型社會”建設的逐步深入推進,湖南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必將褪去現代“鋼筋水泥森林”的灰色,披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新裝。那時,“詩意地棲居”必將成為我們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生活。
  文/朱飛艷  (原標題:湖南兩型家園讓棲居更詩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l94zlam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