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信陽人來說,陽春三月正是採摘草莓的大好時節。而信陽著名草莓種植區的十三里橋鄉,也迎來游客高峰期。小小的草莓,既滿足了市民的觀光需要,又鼓了村民的腰包。
  □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王姝/文
  章繼軍/圖
  草莓園:游客攜家帶口摘草莓
  周末,陽光明媚。浉河區十三里橋鄉公路兩邊停滿車輛,提著箱子準備採摘草莓的游客隨處可見。
  走進園內,田壟間翠綠的葉子將紅瑩瑩的草莓映襯得鮮艷欲滴。比起在市場出售的草莓,這裡避免了一路顛簸、風吹日曬,更重要的是,那是你親手採摘的。有時採摘的樂趣大過吃草莓本身。
  游客們一邊不斷彎腰尋找理想的果子,一邊和同去的親友說笑。不少人帶著小朋友,手把手教他們採摘,和孩子共同體驗田間地頭的樂趣。
  個頭大、顏色紅、顆粒飽滿的果子最受歡迎。游客一茬茬過去,留下一些個頭稍小、尚未熟透的草莓。“咱本地的草莓,小果子更甜更好吃。”種植戶黃祖正一邊笑著說,一邊拾起一些遞給游客品嘗。
  拾起一顆草莓,咬一口,新鮮的草莓汁瞬間緩解了塑料大棚里的悶熱,滿口芳香。
  種植戶:小草莓蘊含大商機
  黃祖正是浉河區十三里橋鄉黃灣村第9組村民,周末和妻子、兒媳在路邊搭了個小棚子招呼游客。三月份的周末是他們最愜意的時候,不用把草莓運到市區,只要在自家田地等待游客親自採摘、購買即可。“一天賣出去一百多斤草莓不是問題。”黃祖正笑著說。
  3年前,54歲的黃祖正放棄外出務工,和村裡不少人一樣種起了草莓。整地、栽苗、上大棚、打杈、鋤草、澆水、施肥……雖然辛苦,但第一年就賺了5萬元,比他外出打工多出不少。
  黃祖正說,種草莓後,才知道已經荒蕪的土地還能為他帶來這麼多收益。
  不過現在最擔心的還是銷路問題。“現在草莓剛上市,氣溫回暖,摘草莓的人多,在家就能賣得差不多。再過一段時間氣溫高了,騎摩托車運到市區,中途有損耗,價格壓低也有賣不完的情況。”他希望鄉裡通往市區的交通更便捷,方便市民前來採摘;或者隊里和一些超市簽訂合同,不讓果子爛在田裡。
  改革:著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
  2月10日,信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喬新江在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要深化農村改革試驗,著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下功夫。
  在中心城區和有條件的縣城周邊,規劃建設一批兼具城市“菜籃子”、生態綠化、休閑觀光等功能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新型都市農業生態。
  據瞭解,十三里橋鄉草莓種植面積已達5000餘畝,年創產值1.6億元。草莓種植戶人均年收入1.5萬餘元。草莓產業使十三里橋鄉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占全鄉人均純收入的20%以上,草莓產業種植帶動就業1.2萬餘人,草莓種植已真正成為十三里橋鄉的支柱產業。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李鵬勛】【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正是三月採莓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l94zlam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